在过去的十年中,钢厂大多实现了盈利(约500元人民币/吨)
(A)根据钢厂生产利润的不同特点,分为四个阶段。
轧钢和螺纹钢价格单方面下跌,钢厂利润在低水平上波动。2014年初,河北螺纹钢和热轧卷板的价格接近3500元人民币/吨,并开始单边下跌,中间有小幅反弹,在2015年底达到最低的1650元人民币和1700元人民币/吨。
钢厂的生产利润逐渐缩小,但大部分时间仍有盈利。在2015年下半年最困难的时期,钢厂的生产利润波动接近零。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强力刺激之后,需求迅速扩大,高利润刺激了产能的爆发。从2009年到2014年,钢铁产量增加了3.1亿吨,产能增长远远超过产量。钢铁需求在2013年达到峰值,为7.65亿吨,然后回落,在2014-2015年出现负增长。
2015年,中国十大钢铁企业的粗钢总产量达到2.75亿吨,行业集中度为34.2%。行业集中度低可以从两个角度挤压利润:第一,钢厂盲目生产,行业竞争激烈;第二,原材料的定价能力低,成本端无法成比例降低。
产能过剩和行业集中度低可以解释钢厂利润不佳的原因,但它们无法解释为什么钢厂在2014年至20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盈利。钢厂的谨慎生产可以解释这种现象。2014年是钢铁价格第三年下跌(从2012年开始),钢厂在201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亏损。在经历了长期的单边下跌和亏损之后,钢厂在2014年变得谨慎起来。就行为而言,这意味着除非钢厂获得一定的利润并持续一段时间,否则产量不会增加。而且,即使有盈利,由于钢厂对未来市场的悲观情绪,他们也不再盲目地生产和积累库存,因此我们看到,尽管钢厂的利润在2014年转为正数,但库存与2013年相比也有所减少。
直到2017年底,轧钢和螺纹钢的价格开始呈上升趋势,河北螺纹钢和热轧卷材价格分别达到4500元人民币/吨和4200元人民币/吨的最高水平。之后,高位持仓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最低价格并未突破2014年初的水平。钢厂的利润首先经历了快速扩张,2017年底每吨钢的生产利润接近2000元人民币,然后下降,到2020年底降至每吨300-500元人民币。
2015年,该政策终结为房地产去库存定下了基调,相继出台了减少首付、免税和对贫民区进行货币安置等措施,推动商品房销售从2015年3月起增长。但是,投资滞后,在2015年底停止下降,2016年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基础设施也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在2016年2月触底。钢铁需求的两个重要引擎已被点燃。
2016年11月底,对钢筋的镇压和中频炉的关闭变得越来越强烈。根据中联钢铁的研究数据,全国中频炉的产能约为8000万吨。
轧钢和螺纹钢价格开始上涨趋势并突破前期高点,螺纹钢和热轧卷材的价格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近6500元人民币/吨的最高点,然后波动下跌,螺纹钢和热轧卷材价格到2022年底降至4000元人民币/吨。
钢厂利润的波动首先加剧,然后下降。2021年,钢铁生产的利润波动范围在-500元人民币至1000元人民币之间,而在2022年,它缩小到-100元人民币至100元人民币之间。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对钢铁产能消除和粗钢减产工作的全国 “复查” 检查,具体表述是 “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自2021年初以来,钢铁价格一直受到这一预期的支撑。
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美联储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都做出了努力,同时,疫情过后,国内供应链率先恢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对板材的需求强劲。2021年,海外对钢铁的需求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2亿吨。
即使在2021年供需双管齐下,我们也没有看到钢厂利润的单方面扩张,最高利润值也没有突破2017年。原因是粗钢产能充足。根据钢铁联盟的数据,2021年247家钢厂的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5.5%,较2020年的90%下降了4.5个百分点。当钢铁看似高利润时,政策很难严格控制钢厂的生产,因此利润很快就会被抑制,直到亏损减少产量以实现平衡。
轧钢和螺纹钢的价格在2014年初波动下跌并突破该水平,截至2024年11月22日,河北螺纹钢和热轧卷材价格分别为3230元人民币和3450元人民币。
在大多数情况下,钢厂处于亏损状态,利润大多在每吨-500元至300元人民币之间。
房地产继续拖累钢铁需求,甚至拖累国内经济。房地产的低迷不仅直接影响了对建筑材料的需求,还间接影响了对家用电器和汽车等后房地产循环链产品的需求。2023年,基础设施仍然可以支撑经济,但到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已提高到重要水平,基础设施的实际工作量显著下降,导致建筑材料的流动性危机。海外需求在反映美联储加息的负面影响方面也滞后,国内和国外需求均有所减弱。
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大规模高炉已成为一种趋势,生产调整能力得到极大增强。截至2023年底,粗钢产能超过13亿吨,而产量仅为10.3亿吨,产能利用率不到80%。
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十年中,钢厂大多盈利(约500元人民币/吨),最佳利润超过1500元人民币/吨。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利润开始恶化,最高水平仅短暂突破500元人民币/吨,利润超过300元人民币/吨的情况非常罕见,大多在-300元人民币和300元人民币/吨之间波动,亏损时间开始超过盈利时间,尤其是自2023年下半年钢厂深陷亏损以来。
当需求持续下降和产能无法同步减少时,钢厂利润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亏损(第一阶段);供需双方共同努力,钢厂利润迅速扩张(第二阶段初),高利润最终刺激产能进一步扩张,需求往往难以维持高增长,导致供需再次走向平衡,高利润不复存在(第二阶段后期);突发事件导致产能再次爆发需求(美国的疫情后大量释水),产能不再是瓶颈,绝对价格上涨不一定会导致钢厂利润扩大,随着需求降温,钢厂利润恢复到低水平(第三阶段);需求进一步下降(国内需求各方面下降),供需过剩压力再次凸显,钢厂陷入亏损(第四阶段)。
(B)根据现货和期货利润特征的差异,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市场的利润折价为每吨300-500元人民币。
2014年初,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轧钢和螺纹钢的期货市场利润被打折。随着钢铁价格的下跌,钢厂的利润有所改善,期货市场的利润开始与现货市场相比有所折扣并逐渐扩大。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底,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利润每吨折现超过1000元人民币。
钢铁价格和利润均下跌,在某些情况下,期货市场的利润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要么是溢价要么是折价,幅度很小,大多介于每吨人民币200元的溢价和300元人民币的折价之间。
钢铁价格飙升,但钢厂利润中心再次下降,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的利润开始溢价。2021年年中,与现货市场相比,轧钢和螺纹钢的期货市场利润溢价高达1500元人民币/吨,然后随着钢铁价格的下跌,利润中心略有上升,期货市场利润的溢价收窄。从2022年年中到2023年底,溢价基本在每吨500元人民币以内。
钢铁价格进一步下跌,钢厂利润中心波动幅度较低,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利润的溢价和折价均出现,但波动幅度比第二阶段更大。
总而言之,与现货市场利润(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下半年)相比,期货市场利润折价超过1000元人民币/吨,溢价超过1500元人民币(2021年年中),这两者都发生在极端情况下,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在500元人民币的折价和500元人民币/吨的溢价之间波动。2021年之前,它主要是打折的,然后开始是溢价,到2024年,溢价和折扣幅度缩小到每吨300元人民币以内。
通常,当钢厂利润高时,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的利润通常会被打折。当钢厂利润缩小时,折扣就会缩小,反之亦然。当钢厂主要处于亏损状态时,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的利润通常是溢价,亏损越大,溢价越大。因此,如果钢厂的利润在2025年有所改善,与现货市场利润相比,期货市场的利润可能会被打折。
根据期货市场利润构成的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钢铁期货市场利润缓慢触底,然后迅速上升,但铁矿石在钢铁成本中的比例(仅考虑铁矿石和焦炭)单方面下降,从2014年初的68%下降到2018年7月初的38%。
直到2020年底,钢厂的利润单方面下降,然后迅速增长,2019年7月,铁矿石成本比例从40%增加到58%,然后保持在50%至60%之间。
钢铁价格见顶下跌,在每吨5700元人民币左右波动,钢厂利润波动上升,在2021年9月初达到过去十年来的最高水平。铁矿石成本的比例单方面快速下降,从2021年7月下旬的60%下降到2021年9月初的35%以下。
钢厂利润波动下降,然后徘徊在低水平,铁矿石成本的比例逐渐增加,从2021年9月初的40%增加到2023年5月底的55%,然后略有上下波动至今。
综上所述,自2014年以来,铁矿石成本的比例经历了两轮向上和两轮向下的变动。在向上过程中,钢厂的利润都下降了,在下行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上升。铁矿石成本比率的最高值在2014年初出现了68%,而最低值在2021年9月初出现了35%,主要在45%至60%之间波动。此外,三个峰值中铁矿石比率的最高值已变得越来越低。截至2024年11月22日,铁矿石成本比率为57%,处于过去十年的较高水平。
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作为与多家钢厂密切合作的贸易商, 宝辉钢铁有限公司 处于市场最前沿,对市场价格、钢厂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拥有高度敏感的见解。我们可以提前预测钢厂的生产状况,提前为客户安排货物的购买和安排,争取最大的收益,并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要了解未来的市场见解和最新的钢铁发展, 请联系我们。